奶酪火锅是瑞士的传统饮食之一,瑞士有很多传统的奶酪饮食一定不会令人感到惊奇,其中的是奶酪火锅(Fondue)和奶酪板烧(Raclette)。而白葡萄酒与奶酪火锅则是一种很完美的搭配。
瑞士人制作“奶酪火锅”一般都是先以蒜涂抹于锅底,再将不同口味的硬奶酪擦成碎末放入锅中加热成糊状,再加淀粉、白葡萄酒、大蒜、奶油等,继续煮并慢慢搅拌至完全融化呈浓浓的炼乳状,放进一些黑胡椒即可。上桌后,人们用长柄叉子叉着切成四五厘米见方的“法式长棍面包”蘸着奶酪吃,很像的“拔丝香蕉”。此外,吃这种火锅时,瑞士人还特别喜欢配上有助于清口的风干牛肉、腌酸黄瓜、小洋葱。不过,吃这种火锅一定要“点到为止”,虽然奶酪富于营养,但很难消化,用白葡萄酒融化奶酪,就是为了帮助消化。
“布吉尼奥纳火锅”由于发音特别困难,所以人们也常把它简称为“布根地火锅”。其实,对人来说,它不像火锅,更像一个烧烤炉。餐桌边人们大多围坐而席,中间置放一只用固体酒精加热的不锈钢油锅。根据喜好,每人点上一盘肉类,也可几个人共享一盘,通常是牛肉块、鸡肉块、羊肉块、明虾块,再加上诸如蛋黄酱、海鲜酱、芥末酱,甚至茶末、咖啡等各种作料。吃前先将肉类或海鲜块腌一下,再叉好放入油锅中快速翻炸,一直炸到外表金黄酥脆,里面初熟时就可以吃了,口感非常鲜嫩。吃时依个人喜好蘸上红红黄黄的各色酱料,十分诱人。若再配上一瓶产于瑞士莱茵河畔的红酒,更是的享受。
除了“奶酪火锅”、“布吉尼奥纳火锅”外,瑞士常见的还有“巧克力火锅”。这种火锅是将巧克力捣成小块,再放入少量淡奶油、甜酒(橘子酒、樱桃酒)后用温火慢慢搅拌并煮化巧克力,再放入诸如草莓、苹果、香蕉、菠萝等能切成块的水果;吃时用长柄叉子叉着水果片,蘸着锅中的巧克力汁一片一片地吃。覆盖在水果表面的巧克力凝固后变得清脆爽口,甜甜蜜蜜,特别像北京冬天吃的糖葫芦。冬天吃巧克力火锅,可以抵御寒冷,又有浪漫情趣,因此受青年恋人们的喜爱。
奶酪火锅传入,在各地食法也有不同。在广州锅底还包括牛奶和生鸡蛋,鸡蛋是为了让食物更加嫩滑,另外还有让火锅不上火的作用。火锅配食也比较丰富,除了面包还包括海鲜、肉类、素菜,吃什么就看你个人喜好了。如果吃肉,可以先把肉放在高温铁板上煎熟,再醮芝士酱,也可把肉直接放进芝士酱中烫熟。感觉前者比较好,因为肉类经过煎热口感香口酥脆,比较好入口,而鸭胸等或许带有骚味,不宜直接放入芝士酱中,以免产生味道混杂。选择蔬菜就更能带出芝士的香味。
芝士火锅在京城就只有港澳中心瑞士酒店才有的吃。这里的大厨点燃酒精炉,将两杯白葡萄酒倒入火锅内,取一块GRUGEREG奶酪放入锅内搅拌均匀后,随着火温的升高,奶酪的浓香缓缓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