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葡萄酒风靡。为什么红葡萄酒比白葡萄酒受欢迎呢?因为红葡萄酒保健功效是白葡萄酒的3~5倍。
各种医学实验往往都以红葡萄酒为实验对象,是因为科学家们发现其所含的白藜芦醇、单宁、花色素等对人体有益的多酚化合物的数量要远远高于白葡萄酒。白藜芦醇是葡萄植株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一种天然植物,主要存在于葡萄的果皮,通过浸渍与发酵进入葡萄酒里;单宁是一种酸性物质,主要来源于葡萄皮和葡萄籽;花色素是天然的植物色素,存在于红葡萄果皮中,红葡萄酒的颜色就是来源于它。据研究表明: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约为4~6毫克/升,单宁含量约为1000毫克/升;相比之下,白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只有约1~2毫克/升,单宁含量只有约400毫克/升。
葡萄酒专家陈庄指出,单宁、白藜芦醇、花色素等物质主要在果皮中存在。在酿造过程中,红葡萄酒会连皮带籽浸渍发酵,而白葡萄酒须去皮去籽清汁发酵,这造成了二者在多酚物质含量上的差异。而且,红葡萄酒大多要经过橡木桶陈酿,酒液还会从橡木中汲取一定的单宁物质。
美国《时代》周刊曾在2001年评出“现代人10大健康食品”,红葡萄酒名列其中,《时代》周刊的评论是:“酿酒用的葡萄皮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,可有效降低胆固醇,防治血管硬化。
我国的传统中医对葡萄酒也进行了一些研究,在闽南地区流传的”干红性热、干白性凉“的说法,从中医的研究看来是缺乏根据的。中医将食物划分为寒、热、温、凉、平五性,而酒在没有其它添加物的情况下,其凉热性主要取决于酒精度。在各种日常饮用的酒类中,度数高的白酒(包括烧酒、火酒等)性热,度数较低的黄酒(米酒)和葡萄酒性温,而酒精度的啤酒则微凉。干红和干白的酒精度数通常都是一样的,都为12%,因此并无性凉性热之分。中医认为葡萄酒”性温,味甘,为老少皆宜的滋养佳品。
澳大利亚医学专家诺里博士说:“当你跟病人说要少吃、多运动,他们都知道,却懒得行动。与其建议病人改变生活方式,不如建议:继续吃喝,享受人生,但千万别忘了每天要喝红葡萄酒!”
是延缓衰老:人体跟金属一样,在大自然中会逐渐“氧化”。人体氧化的罪魁祸首不是氧气,而是氧自由基,是一种细胞核外含不成对电子的活性基因。这种不成对的电子很易引起化学反应,损害DNA(脱氧核糖核酸)、蛋白质和脂质等重要生物分子,进而影响细胞膜转运过程,使各组织、器官的功能受损,促进机体老化。红葡萄酒中含有较多的抗氧化剂,如酚化物、鞣酸、黄酮类物质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E、微量元素硒、锌、锰等,能或对抗氧自由基,所以具有抗老防病的作用。
第二是预防心脑血管病:红葡萄酒能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(HDL)升高,而HDL的作用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,所以能有效的降低血胆固醇,防治动脉粥样硬化。不仅如此,红葡萄酒中的多酚物质,还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,防止血栓形成。虽然白酒也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,但几个小时之后会出现“反跳”,使血小板凝集比饮酒前更加亢进,而红葡萄酒则无此反跳现象。在饮用18个小时之后仍能持续的抑制血小板凝集。
第三是预症:葡萄皮中含有的白藜芦醇,性能在数百种人类常食的植物中。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,并能抑制癌细胞的扩散。在各种葡萄酒中,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。因为白藜芦醇可使癌细胞丧失活动能力,所以红葡萄酒是预症的佳品。
第四是美容养颜作用:自古以来,红葡萄酒作为美容养颜的佳品,倍受人们喜爱。有人说,法国女子皮肤细腻、润泽而富于弹性,与经常饮用红葡萄酒有关。红葡萄酒能防衰抗老,使皮肤少生皱纹。除饮用外,还有不少人喜欢将红葡萄酒外搽于面部及体表,因为低浓度的果酸有抗皱洁肤的作用
饮用红葡萄酒,按酒精含量12%计算,每天不宜超过250毫升,否则会危害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