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酒本是欧洲常民文化的一部份,但近十年来,却因与健康相关一炮而红。
1991年,美国新闻节目《60分钟》以“法式矛盾(The French Paradox)”为题,大幅报导法国人因为饮用红酒,导致心脏病患者较少。“喝红酒可预防心血管疾病”的结论,在美国掀起一股饮用红酒及红酒研究风潮,不但带动美国葡萄酒业发展,也让红酒热从美国延烧到世界各地。迄今,全世界葡萄酒生产国家超过37个,年产量超过275亿公升。
近年来,葡萄酒现象在大马发酵。
观察大马葡萄酒界的作家林裕森认为,国内葡萄酒热潮主要是因为健康的关系。
当时“葡萄酒有益健康”的说法甚嚣尘上,葡萄酒价格行情也跟着水涨船高。
然而,因为不谙葡萄酒文化,在大马,葡萄酒却被蒙上神秘面纱。
一方面不但成为名流时尚的炫耀工具,或是以健康为由干杯牛饮,甚至随意哄抬价格,葡萄酒成为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品。
喝葡萄酒用得着考虑那么多吗?考虑健康作用,考虑专家建议,考虑品酒师看法……其实不必,品葡萄酒,随心随性。
“葡萄酒是很平易近人的,”曾在法国栽种葡萄学习酿酒,高雄餐饮学院讲师陈千浩忍不住大呼冤枉,葡萄酒之美人人可领会,一瓶40、50元的葡萄酒,就可以品味来自天然的变化。
“这是上帝给人类的礼物,”他认为国人对葡萄酒应该要有更多认识。
为健康喝葡萄酒太沈重 ?
而且,若为健康理由开始喝葡萄酒,“大可不必,”世界心律不整权威,林口长庚医院心脏科医师吴德朗明确地说。
吴德朗本身也是识酒懂酒的专家,他认为适量葡萄酒(一天1~2杯)尚可,但过量却会危害身体健康。
美国大型研究发现,少量喝酒(1~2杯),可以降低三~五成的心血管疾病机率。但一天5杯以上,却会造成身体伤害。
且对女性而言,饮酒过量会增加乳癌发生率。
吴德朗提到,酒精太多会造成体内三酸甘油酯增加,并引起心律不整及心肌病变;另外也会造成血压升高,增加中风机率,实在不适合无限量饮用。
此外,研究也已证实,法国人长寿及心脏病少的原因,并非与葡萄酒有关,而是整个生活型态及饮食习惯使然。
大量蔬果、鱼类的地中海饮食,加上重视家庭生活,才是法国人的长寿秘诀。
吴德朗笑说,有回在美国吃烤牛排,虽然肉质鲜美,但份量惊人,“三分之一简直要我的命,”他认为错误的饮食习惯,才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因。
至于目前有许多研究发现葡萄含有大量抗氧化物,可用于症和老化,吴德朗提醒,不要忘了葡萄酒还是有酒精成分,如果单纯为了健康考量,“葡萄汁比葡萄酒要好。”
放松体验红酒魅力
其实,葡萄酒迷人的地方在于“品”,慢慢喝、一点点喝,才能体会到细微的口感变化。品味葡萄酒很简单,一如品茶,心情放松、脚步放慢,打开你的五官知觉,自然可以发现酒瓶里的生命秘密。
首先,准备一个窄口腹大的高角杯,杯腹大可以让酒晃动不会溢出,窄口则可把香味收进杯里。倒酒时只要约酒杯四分之一量就好。用手握住酒杯基座,以免手温影响葡萄酒风味。
余韵是好酒的关键之一。好的葡萄酒入喉,香气味道仍存在口腔内久久不散,如同茶叶回甘感觉。
的酒,就是你自己的酒。学会品酒,下一步就是如何选到合适自己的酒。关于这点,专家们看法相同:“要去试才知道。”个人口味不同,有人喜欢甜酒、有人偏爱涩味,我们汇集专家经验,特别整理出“简易葡萄酒分类表”,你可以按图索骥找到口味偏好,有助缩短你站在酒架前思考的时间。
酒评、专家 推荐名酒仅供参考,选酒如同寻找伴侣,还是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,才能真正感受到品酒乐趣。再者,不要一开始就试太名贵的酒,如法国波尔多或勃艮第红酒。名贵酒储存不易,一般人难辨识,很容易被骗上当。且味觉训练不足,不能品出好酒滋味,很容易辜负好酒。“好酒很不容易入口,”品酒经验30年,吴德朗坦白所谓红酒单宁高,尝起来“像马尿”,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。
专家建议,不妨从德国白酒开始尝试。有“甜美可爱”之称的德国白酒,单宁低,口感微酸甜,接受度高,且价格约在50元以下。教学经验丰富的陈千浩笑说,白酒是“少女杀手”,几乎大部份学生一试就爱上,很适合当做入门酒。再来,可以从新世界(如美国、澳洲、智利、澳洲、纽西兰等非法国产地)红酒开始试起,品质不错,且价格比法国红酒便宜许多。
“这些红酒有一定品质,且味道差异不大,”作家陈匡民曾为了做书,尝试了600多瓶市售红酒,她发现一般30~60元价位的红酒,基本上不管产地如何,口味差异变化不大。她个人经验是,譬如南美、西班牙或是义大利红酒,约千元上下就能买到超值好酒,“但这样的价格只能买到法国的普通红酒,”她说。如果这些酒都尝试过了,经济状况许可,再慢慢升级挑战法国红酒。
品味红酒诗篇
买酒的地方,选择有24小时恒温储藏的卖场,譬如家乐幅、特易购或是大同亚瑟顿、长荣桂冠等。摄氏16度以下的储存条件,可以保持葡萄酒原味。“即使三百多元的酒一样好喝,”挑剔的陈千浩特别注重温度储存,他认为好的酒商,不论对待300元或是3000元的酒,都能一样礼遇。
文学家史帝文森如此形容:“葡萄酒是装进酒瓶的诗篇。”无论是史诗、情诗或者小品诗,重要的是,你要先打开瓶盖,细细品尝,才能沉醉在诗篇中。